2009年7月17日 星期五

2009年6月20日 星期六

社科學術整合 首次國外遠距教學


由 中正E報 發表於 [ 火線話題 ] 25 十二月, 2008 08:26

【記者呂芳儀/中正大學報導】

  社會科學院研擬「社科院研究方法課群整合」計劃,第一階段將開設「社會認知神經科學」課程。課程採用與美國密西根大學遠距教學的上課方式,是中正校內首次與國外大學合作的學習網路。遠距教學運用外國講師的授課內容與方式,讓中正學生更具國際觀。
利用外國講師經由遠距教學的方式,讓學生達到與國外交流的目的。記者呂芳儀/攝影   為了配合校內實施的「教學卓越計劃」,社科院經過院內各系教授初步討論,產生融合社科院各系教學的「社會認知神經科學」課程,隸屬整體學院而非單一科系,由勞工系副教授劉世南為負責人。課程設計以遠距教學模式為主體,運用網路連線,以國外的師資擔任講師。劉世南表示,過去校內曾多次委任教授,前往美國密西根大學進行學術交流,因此瞭解密西根大學對此類型課程已研究多年。使用國外專業領域的師資,讓學生的學習內容更加完整,社科院也規劃此課程將於九十七學年度第二學期正式開課。

  「社會認知神經科學」內容主要為瞭解各種社會行為現象,及跨系的新興領域,讓學生從「社會整合」、「認知」、以及「神經科學」三方面學習社科院各系所的學術重點。在「社會整合」內,深入探討影響人類行為和經驗的社會型態,及各種行事的動機與價值。「認知」領域課程中,則是用人類看待科技的角度,解讀人類在媒體下的訊息處理機制,而後深入「神經科學」的概念,探討認知歷程的大腦神經系統反應機制。除了依照主題教導課程內容,每星期將邀請國內專家進行專題演講。課內的實驗課程也將進行遠距教學互動,讓實驗操作的實際情況連線至密西根大學,並定期安排密西根大學學者進行學術研討。

  雖然課程規劃上講求活潑與創新,但遠距教學並非大部分學生習慣的學習方式,可能無法將課程內容完全吸收,會資三王佳琦說:「長時間盯著電腦螢幕上課,會使眼睛容易感到疲勞。」而與密西根大學進行遠距教學也讓語言成為學習障礙,企管三曾鼎中提出,若此課程大部分為國外學者授課,語言上的溝通會影響學習效益,因此並不會選擇。

  為了使課程能夠符合學生需求,社科院院辦表示,副教授劉世南在上課時會從旁協助,方便修課同學有問題時可以立即發問。另外,學校未來針對此門課,可能有加裝翻譯器的機制,讓學生學習不因語言問題受限。在課後,學生更可利用師生輔導系統,尋求額外課程加強,並安排實際授課講師替學生進行考試、面談等機制。學校期望學生藉由此課程見習國外實際的研究過程,增加實地操作機會,也讓學校老師在觀摩國外的授課方式中,對校內其他課程的教授方式有所改變。目前其他院系礙於空間飽和等因素尚無此類型計劃,社科院的實施將具有指標性。透過此次課程與國外學校形成良好互動,未來中正將更有機會增設其他國外遠距教學的課程。

跨國連線 選課零距離

由 大學報 發表於 [ 副刊 ] 06 五月, 2009 14:28

距離不再是問題!國內目前已有七十所大學使用遠距教學,其中也與國外大學合作,跨越國界,大學生在宿舍就能吸收知識。距離不再是問題!國內目前已有七十所大學使用遠距教學,其中也與國外大學合作,跨越國界,大學生在宿舍就能吸收知識。中正大學、政治大學、崑山科技大學、高雄應用科技大學等學校一同加入遠距教學的行列。教育部電子計算中心組長楊文星表示,遠距教學能跨越時空,連結其他大學,甚至同儕間能利用數位平台溝通。配合教育部教學卓越計畫,中正大學勞工關係系暨勞工研究所副教授劉世南在這學期開設「社會認知神經科學」課程,與美國密西根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的認知神經實驗室合作,進行遠距教學互動。「與其送菁英學生出國留學,不如靠遠距教學讓一般學生都有國際化的概念」。劉世南認為,從學習出發,「選課」就能國際化。中正學生普遍反應良好,積極參與課程討論。劉世南推測可能因對方是密西根大學,跨校間的差距反而是好處,學生較有危機感而更主動學習。但由於有時是英語教學,所以學生仍有語言困擾,劉世南會請講員先將資料傳給學生,他也會翻譯資料,讓學生主動預習。崑山科大數位學習計畫,共五門課程通過教育部數位學習認證,是全台技職校院之冠。 推廣數位教學不遺餘力的電機工程系教授王炳聰,從八年前就開始鼓勵數位學習,但直到一兩年前才成功。
他表示,數位教學最大的困難在製作題庫與動畫教材,另網路費用過高,學生頻寬因而不足,是數位學習課程教學的瓶頸。不過,國外開始運用web2.0概念進行課程互動,遠距教學依然有發展空間。中國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四月廿五日舉行「數位學習趨勢與觀點」講座,有別於一般遠距教學利用數位平台或視訊,講師許巧齡提出國外大學使用微型部落格Twitter上人類學課程的例子,顯示遠距教學發展的潛能無限。
http://www.peopo.org/uonline/post/35255

本文同時刊登於「公民新聞平台」:跨國連線 選課零距離

2009年6月19日 星期五

未來社會需求趨勢分析暨生活型態探討


2007 熟年前瞻性商機促動發表會



主辦單位:經濟部技術處


指導單位:工業技術研究院 服務業科技應用中心


課程宗旨: 據行政院經建會資料顯示,台灣未來10年有290萬人即將退休。在台灣,普遍屆臨當下退休年齡時,大家都不認為自己老了,但事實上,台灣在不久的將來,將繼日本之後步入「高齡社會」。以日本經驗觀察,未來台灣的退休族無論在財力、消費能力,應該會超越其它世代族群,當然因應而起的行業,包括美容、健康照顧、醫療產業、國內外旅遊市場等銀髮產業商機,勢必將讓台灣產業界再現繁榮好景。 有鑒於台灣人口結構日益老化,高齡社會為台灣必然之趨勢。工研院服科中心在經濟部技術處科專支持下,針對台灣45~55歲的族群做未來生活型態及行為趨勢研究。研究內容將顯示出,不同族群有不同的世代認同,男、女對未來的計畫也大不同,再者消費權力到底掌握在誰的手裡?什麼課題才是未來退休族群最在意的?本研究的種種分析,將讓台灣產業得以精準的掌握熟齡的未來生活趨勢。工研院服科中心邀請您一探熟年市場,共創前瞻性商機。






2009年6月18日 星期四

只想買條牛仔褲─選擇的弔詭


導讀-選擇弔詭的解答

比起過去,今日的生活在各方面都享有更多選擇。某種程度上,有所選擇能提升生活品質。試想,如果有幾樣選擇是件好事,那麼有更多選擇就應該更好?然而,最近在心理學與社會學的研究顯示,這種設想是錯誤的。雖然有所選擇當然比毫無選擇好,但選擇多不見得永遠優於選擇少。事實上,人的選擇增加了,心靈上的快樂與滿足卻沒有跟著提高,甚而更為憂鬱。

  當社會變得更富裕、更自由時,人卻更不快樂。在個人自主、選擇與主控權這麼高的時代,到底是什麼因素造成這種苦難?本書正是解釋這種現象,並提出對策。

  身為認知心理學與決策與選擇行為研究社群的一員,翻譯這本書,係嘗試將選擇研究的優秀見解,從冰冷的實驗室解放為日常生活的智慧,分享給東挑西選的朋友。我也樂於超越譯者,介紹這本書的好處給讀者,做為享受閱讀及充分吸收書內智慧養分的建議,所以這篇導讀可當做讀這本書之前的開胃菜,也可做為反芻的消化劑。

你需要看這本書嗎?   

每次逛街,你總是試著再去另一家店,看看有沒有其他更好的價錢或款式?不管多滿意現在的工作,你總是期待會有更好的機會。情人是不是真命天子,你總是畫個問號。常常你覺得選餐廳、挑選送給朋友的禮物,或是寫一些很簡單的感謝信,都是很困難的事。還有,每次做完決定,總是很想知道,如果當時做出不一樣的選擇會如何?或是就算做了一個不錯的選擇,如果發現有其他更好的選擇,你還是會感到失落。每當面對抉擇時,你總會試著想像所有的可能性,相信在某處會有更好的選擇。如果你沒有考慮過全部的可能性,你就無法確定自己擁有「最好的」,可能的話,你要就要最好的。   若你有上述症狀,別懷疑,你就是本書所談論陷於選擇弔詭的患者,你就是需要看這本書的人。這是現代人另一種心理上的富貴病,本書就是解藥。

  所有我接觸的人,對本書的第一個反應是:「我就是這樣的人」。今年我在國際心理學會(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sychology)報告我關於決策不確定管理的研究,提到本書關於「極大化」的選擇風格,會後很多人(包括不少知名心理學家)紛紛圍上來表達感同身受的經驗,儼然一個即興成長團體。為什麼受歡迎?因為這本書談到了今日每個人生活真實體驗,而更重要的是,你經常為它所苦,而不一定察覺。

找到這本書的寶藏

  本書的論述不僅深入分析心理歷程,並輔之紮實的實驗證據,是完全實證科學的寫作風格,負責而嚴謹,不像有些警世勵志小品或必勝管理聖經,抓住世人的無助與無知,隔著雲層以真理腔調任性發揮自己的創意。這種文學式的催情共鳴或格言式的空中取藥,精采之餘,對讀者現實問題的幫助就看自己的造化。也因此,書中大篇幅認知心理學實驗的介紹,是了解實驗心理學研究典範的範例,尤其是增進對人類選擇行為的了解。若你還搞不清楚賽蒙及卡恩曼這兩位決策認知心理學家何以分別得到一九七八與二○○二年諾貝爾經濟獎,那可得翻翻本書。   然而,本書並不局限實驗心理學,書中貫穿認知心理學﹝如特佛斯基(Amos Tversky)和卡恩曼﹞、消費者行為﹝如廣告專家堆徹爾(James Twitchell)﹞,社會學﹝如麥爾斯(David Meyers)﹞、政治經濟學﹝如連恩(Robert Lane)﹞以及建康心理學﹝如羅賓(Alexandra Robbins)和第諾(Ed Diener)﹞,充分呈現決策與選擇研究跨領域科際整合的樣貌。

  書末註解提供豐富的經典研究,是深入進階研究的書單,也是專家寫書留下的寶藏。在我研究所管理心理學課上,有心理所、行銷所、成人教育所以及企管所的研究生。他們就分別從中找到深論的進階讀物。若你是行銷企劃、心理諮商人員、科技管理專業人員,將很容易找到這類主題的新知,以專業升級。   另外,書中提供數種心理測驗,包括「極大化量表」、「懊悔量表」,以及「主觀幸福量表」與「生活滿意度量表」等,讀者可試試自我評量,再隨著第三部各章做自我診斷,最後在第十一章對症下藥。
如何閱讀這本書
  決策與選擇科學研究可分為三類取向:「規範取向」(nomothetic),建立應然的理性模型,如經濟學;「描述取向」(descriptive),反應真實行為的實然模型,如心理學;以及「處方取向」(prescriptive),就理想(應然)與事實(實然)的差距提出改善行動模型,如管理學。本書前三部採描述取向的診斷分析,在弓拉滿後,清楚有力地在第四部以處方取向提出解藥。然而隱含在書中的諸多提問,如什麼是健全的社會?資本主義對富裕社會的信仰兌現了多少幸福生活的承諾?這些「規範」理想的選擇,反而是作者留給讀者的議題。

  本書的安排,第一部首先探討近幾年來,人所要面臨的選擇範圍是如何地快速增加。   第二部則呈現人如何選擇,以及揭露要做出明智選擇的艱辛,尤其對一心堅持追求最佳選擇的「極大化者」而言,常是可怕的災難。   第三章則進一步分析,「選擇」如何、以及為什麼會讓人受苦,舉出若干心理歷程,包括適應、後悔、錯失良機、提高期望,以及與他人比較後所產生的不滿足感,說明何以更多選擇並不會讓人過得更好。分析所得的結論也大膽指出,選擇的增加實際上可能是促成西方國家近年來憂鬱症的蔓延。最後,第四部提供建議,以期在當代選擇自由失控般地暴增中,能夠真正享用自由,實踐價值。 以下我將隱約深植書中各單元的見解做個摘要,是起碼你必然可有的收穫。讀者自然可有更豐富的再創造過程。

我們正處在選擇暴增的時代

  本書前兩章舉出現在生活多出來的新選擇,人被迫要做愈來愈多抉擇。從各式電信服務、健康保險到退休計劃。然而問題就在於,在那麼多方案中,到底哪一個才最適合你?
  現在醫生是依照病人的要求來進行健康檢查,你要事先選好自己「想要的」健康檢查。醫生向病人展示選擇項目,分析當中的優缺點,然後由病人自己決定醫療方式。雖然病人的自主權受到尊重,但這是專業的選擇與責任。近代(整型)手術使外貌已在可選擇之內,人人可「選購美麗」,這也意味必須要為自己的長相負責。在以前,美貌像是上天給與少數人的恩賜,而現在,美貌可以是一種成就,相貌平平再也不是不幸,而是失敗。

  工作彈性,意味「現在要不要工作」已是現代工作者隨時要面臨的抉擇。還有,「我要在哪裡工作?」「要做什麼工作?」,「什麼時候換工作?」似乎從你開始一份工作的第一天就開始尋找下一個工作機會了。這樣的工作流動性提供不少挑戰及充實自己的機會,然後不斷抉擇換工作變成沈重的負擔。在達成目標之後,仍未停下腳步享受自己的成就,而且為了下一個更好的工作機會必須永遠保持在備戰狀態,你累了嗎?

  「我確定這就是我要的幸福」,太好了,你為自己的人生做出重要決定,然而,接著必須決定要不要住在一起,什麼時候結婚以及如何結婚,財務合併管理還是分開經營,要不要有小孩?什麼時候生小孩?婚後在哪裡工作。這些抉擇全都對未來有重大影響。愛的抉擇,在戀愛期間已經做了許多重大的決定和承諾,難道還不夠嗎?這種激增的自由,讓公主與王子從此過著「不斷選擇」的日子,我們還相愛嗎?

  卡繆曾問:「我應該殺了我自己,還是該喝一杯咖啡?」生命中的每件事都是選擇,存在是由人所做出的選擇定義的。然而,現代人所面對的選擇和決定比以前多代表什麼?意識到其實你還有選擇的自由,以及是否行使這自由,是作者先丟給讀者反思的提問,做為提領本書後半部議題的伏筆。

做出明智決定的困難

  第三章說明做出明智決定的困難。理性選擇理論假設人都是理性選擇者,在此假設下嘗試說明偏好與選擇。在比較各選項之後,人會選擇能夠極大化其效用的選項。這種為經濟科學所遵循的教義,後來被許多心理學的實證研究發現推翻。將近半世紀前,諾貝爾獎得主賽蒙說明人所處的環境複雜,選擇其實是受到人認知限制,認為極大化選擇(或最佳化)的假設在真實世界中通常不切實際。

  文中介紹心理學家卡恩曼和特佛斯基所提出做決定時使用的經驗法則(heuristics,捷思法),這系列研究發現獲得二○○二年諾貝爾經濟獎。捷思法包括過度依賴記憶的「可得性」、提供相對比較的「定錨」、問題呈現方式的「框架」效果,以及計算代價的「心理帳冊」。此外,他們所發展「預期理論」指出人「規避風險」與「追求風險」,以及認定得到或失去的「參照點」如何受描述語言方式誤導,如「稟賦效應」或「沈沒成本」現象。

  本章探討人在預測自己想要什麼、蒐集相關選項的資訊,還有評估資訊時可能犯的錯誤。而當必須要做的抉擇和可供選擇的項目愈來愈多,要準確無誤地做出選擇,恐怕變成艱難挑戰。

夠好的與最好的

  第四章區分「極大化者」(maximizer,總是盡可能達成最佳的選擇)與「滿足化者」(satisficer,無論更好的選擇是否存在,只要「夠好」就好了)。並發展評量極大化的量表,測量個人對於渴望極大化程度的不同。實證顯示極大化與快樂、最佳化、自尊、生活滿意呈現負相關;極大化與憂鬱、完美主義、後悔成正相關。並發現消費選擇極大化者比非極大化者的滿意度低,也更可能做社會比較,且對於上層社會的比較有較反面的影響,而較容易感到後悔。本書第三部將深入討論後悔、適應以及自我責備等心理歷程。讀者可試試用量表自我評量,再隨著第三部各章自我診斷,最後在第十一章中找到解藥。

為什麼自由選擇不帶來快樂

  自由和自主是幸福的基礎,而選擇正是自由和自主的關鍵。現代人擁有的選擇前所未見,卻並不因此而更幸福快樂,為什麼?

  選擇的實用價值在於帶來「實用效益」(讓人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表達效益」(讓人可以表達自我),以及深層的「心理效益」(讓人積極又有活力地參與這個世界)。   現在的社會已有豐沛的選擇機會,但諸多研究指出物質富裕並沒有帶來對等的主觀幸福感,甚至人的心理健康其實正在嚴重地退步。本章將對這些矛盾提出可能的解釋。並討論擺脫自由選擇所帶來的負擔,就是決定什麼時候要做決定。相信文中所提出「第二級決定」:藉著運用「規定」、「前提」、「標準」,和「常規」來約束、限制我們所遭遇的抉擇,能讓生活變得比較可以掌握,可省下時間和人相處,並處理那些不能或不想避免的抉擇。

《錯失良機》

  第六章指出,豐富選擇的害處就在於,隨著不斷新增的選項,不得不做出取捨時所增加的掙扎。選後所必須放棄的「機會成本」愈多,從最終選擇中所得到的滿足感就愈小。   如何避免機會成本對滿足的影響?本章建議把注意力停在次好選項上,不要再浪費精力為了放棄第二志願之後的選項而悶悶不樂,因為你無論如何都不會去選擇這些項目。或是,「保留可以後悔的機會」似乎是減輕了一些心理負擔,如果可以改變心意,就不用大費周章地申辯自己的選擇,以及在意放棄其他選項的機會成本。然而,也許你想不到,書中將告訴你,就是這種彈性態度導致婚姻失敗。

  如果在抉擇時被迫要面臨取捨,人不只會變得不快樂,還會顯得優柔寡斷。而當可選擇的項目不斷增加,必須做出的取捨就愈多,人就會逃避抉擇,以終止心裡的掙扎。好心情有較好的思考力,而複雜選項的難題(像是「我應該選擇哪個工作?」),當然最需要好的思考力來解決,但矛盾的是,當人面臨這類問題時,所引起的負面情緒卻偏偏會削弱我們最需要的思考力。

《悔不當初》

  如果你在做完決定之後,發現結果並不如想像中好,或是發現有其他更好的機會,你可能會因此感到後悔。在經歷抉擇結果之後所產生的懊悔,稱為「決策後懊悔」;在實際做決定之前所產生,則稱為「預期懊悔」。預期懊悔會讓人難以抉擇,決策後懊悔則讓人失去樂趣。預期懊悔常不只會造成不滿足感,還會導致抉擇的癱瘓。

  大部分的人都直覺地認為,「後悔做了」應該比「後悔沒做」更懊悔,稱為「缺漏偏差」,即人會低估未能採取行動(缺漏)所造成的結果。最近的研究顯示,隨著時間流逝,人會轉而在乎那些錯失的良機。由此可知,做過的抉擇會持續在心裡作用。   另外,愈是曾經接近理想目標的「功虧一簣」,以及必須負起「對後果的責任」將加重懊悔。最具破壞力的則是脫離現實的「違實思考」,這種「若不是如此……,而是……就好」的違實思考一旦運作,通常會引發更多負面情緒(例如懊悔、痛失機會成本)。雖然大部分的人都能在違實思考脫韁之前叫醒自己,免於陷入惡性循環的思路漩渦,不過有些人就是無法克制這種向下拉扯的力量,尤其是憂鬱症病人!違實思考大多是期盼自己更能掌握情況,控制事態的發展。

  事實上,懊悔情緒也有一些重要功用。本文將有深入討論,讓你認識自己,善待自己的後悔。

《適應後的失望》

  雖然懊悔情緒和機會成本促使人將注意力擺在錯過的事物上,不過人還是會因為對自己實際選擇的項目感到不滿意而勞心費神。

  所謂「享樂適應」是指,我們會習慣一些事物,然後把一切視為理所當然;當你習慣(適應)了各種樂趣的來源,也就不再是樂趣的來源了。適應除了上述感受的退化之外,也可能是因為新的經驗改變了參考點,讓原本已經夠好、或甚至是更好的事物顯得不夠好了。

  經濟學家史契托夫斯基(Tibor Scitovsky)在《無趣的經濟》書中說:人想體驗愉悅,而消費可以讓人感覺愉悅,等到人適應了愉悅,感覺就會淡化,取而代之的是舒適的感覺。布里克曼(Philip Brickman)和坎貝爾(Donald Campbell)稱這種過程為「享樂跑步機」,不管購物帶給人多大的愉悅感,在主觀經驗上,人總是會一再回到最初出發的地方。還有一種現象。想像一下,若是你不只適應了特定事物和經驗(愉悅退化),還適應了更高程度的滿足感(滿足標準提高),卡恩曼稱之為「滿足跑步機」。所以即使你能成功地戰勝享樂適應的現象,不斷嚐鮮,還是得搞定自己對於滿足不斷增大的胃口,這可不容易。

  我們終究會適應愉悅,即使能事先做好萬全準備,面對這現象仍是個艱辛的任務。不過奇怪的是,許多證據都顯示我們通常會因為這個現象的來臨而大吃一驚,一般說來,人顯然無法準確預測各種經驗將會帶來的感覺。許多研究估計人預估未來感覺的準確度。   雖然我們一開始總無法準確地預測未來的適應現象,不過,當預估情況和事後實際經驗產生差距時,人總善於合理化,以尋求慰藉。這種對人生的失望,固然是事後覺醒,其實諸多是對適應的錯估。那該怎麼辦?第八章將提供適應因應的生活態度。

《人比人,煩死人》

  現代生活難以得到應得的滿足,部分是因為在現代這個豐盛的世界,提供過多做為評價經驗的比較。當人評價一項經驗時,會因為比較的方式不同而有不同的結果。為經驗做評價時,最常用的依據是和他人做比較。和生活品質較差的人做比較時(向下社會比較),你可能會沾沾自喜自己的優勢,不過也有可能產生罪惡感;和生活品質較佳的人做比較時,你可能因渴慕而嫉妒,也可能因激賞而受到鼓舞(向上社會比較)。

  第九章將分析社會比較的方式與效果,應該和誰做比較以及做什麼比較(向上或向下)。並從身分地位的競賽,討論如何「選擇正確池塘」。並介紹心理學家茹芭米爾絲姬的研究發現,解釋快樂的人相對地較不受社會比較的影響。 《是誰的錯? 》 社會變得更富裕,人也擁有更多自由去追求或從事想要的一切,然而卻變得愈來愈不快樂,尤其是憂鬱症蔓延,西元二○○○年罹患憂鬱症的人數,將近是一九九○年的十倍之多。為什麼?是誰的錯?

  第十章將根據賽利曼的「習得無助」理論,提出對生活的可操控性是影響個人心理健康的重要關鍵。並進而討論失敗歸因在無助和憂鬱之間的中介歷程。如果人認為失敗的原因是總括性、長期性以及個別性,這些失敗或喪失操控權所引起的無助就會引起憂鬱。讀者將在本章中學習如何做正確的失敗歸因(總括性或特定性、長期性或短期性,以及個別性或普遍性),「舔吮傷口,帶來成長的喜悅」(卡謬)。

  作者相信自由選擇和龐雜選項造就人不實際的期望,而個人主義高漲,不僅期望能獲得完美的事物,還希望由自己來達成這項完美的任務,並鼓勵將失敗怪罪在自己身上。當遭遇失敗時,這樣的失敗歸因確實會助長憂鬱情緒。此外,現代社會強調個人自主權及操控權,結果扼殺了抵抗憂鬱的重要利器——和社群及社會組織保持親密的情誼及依附關係。無法達成的高度期望,加上嚴重的自責傾向,再失去社會支持,就造成致命的結果。作者從健康心理學反省資本主義對富裕社會的信仰,是異於「賓拉登」革命情結的另一種人文關懷,值得關心性靈生活和健全社會的讀者分享。

十一種選擇濫用的解藥

  本書前三部揭露的事實是,現代化的勝利變成苦樂參半,並指出造成這些現象的罪魁禍首就是這些過量的選擇。經由實驗心理學實證,以及大型社會調查的證據,作者指出過量的選擇造成了心理壓力,尤其再加上懊悔情緒、對身分地位的重視、適應現象、社會比較,以及追求最好事物的欲望(極大化傾向),更是讓情形惡化,導致時代流行病憂鬱症。 作者在最後一章總算提出對選擇濫用的解藥。這種「弓拉滿」的寫作結構,恰是反應健康心理診療的歷程:清楚完整的診斷,才能有對症下藥的療效。他提出十一種可減少上述不幸根源的方法,鼓勵讀者身體力行、培養新的思考方式與人生態度。

進廣告

  我本身就是決策與選擇行為的研究者,相信在內容的轉譯上能充分本土化,並感謝佳玉、瑾珊,與家琪在翻譯上的協助。推薦本書的兩位德高望重的前輩,與其說是前後任教育部長,我寧願說是國內認知科學的大老。尤其是黃榮村老師,一般人只認識他是震災專家、教改專家,或是知覺科學專家,其實他也是數理心理學專家,我關於決策與選擇行為的知識,即受他啟蒙,願以此書表示對黃榮村老師感謝之意。

  如何?你還猶豫買不買這本書?告訴你,這本書「夠好」了!

2009年6月17日 星期三

謾罵,還是見解


2005年05月07日蘋果日報

前幾天接到一通冒失的電話,開口就問:最近你們學校很轟動呦? 我以為他是指這幾天將舉辦的大專運動會。 奈何夾雜著怪異的笑聲,這位老兄想打探的是教授摸腿事件。 我回頭向坐在一旁的學生們發牢騷,抱怨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 而學生們倒是七嘴八舌地談論起來,甚至還有人義憤填膺地書空咄咄。 「怎麼會摸到腿上去?」「怎麼會有這種怪胎?」「學校怎能不管?」 我問他們是否知道真相,是怎麼知道的?(因為我也不清楚)結果竟然都不清楚,都是,聽來的。 我這裡想說的是,竟然,簡單片段的訊息,可以激起如此堅定的態度,如此強烈的表達。

心像夾雜情緒 含混偏見

藝術大學礙於校內師生的反對意見,「重新慎重」考慮吳宗憲的資格。問題是,這些校園意見是根據什麼形成?與榮譽學士的條件有關嗎?還是想到酒駕與「股溝妹」?是的,校內師生是單純的,但也是無知的,他們的無知是不知道遴選榮譽學士學位的標準是什麼?它所表達的是,我喜不喜歡吳宗憲。想想台師大校長的去留,守信的遛鳥俠算不算漢子,連戰賣台還是為華人找出口。近來認知心理學家指出,人類思考機制推理存在規則式的分析思考,以及情感式的連結思考兩種思考機制。事件線索將啟動不同的認知歷程。近來由於911事件,有更多優秀心理學者,探討仇恨與恐怖等情緒對社會判斷的影響。Lerner指出,不同的特定情緒將左右對公共政策的社會意見,例如對恐怖行動憤怒者,傾向低估風險,而恐懼者則高估風險。Hsee等人指出,當決策者在缺乏資料的不確定下,或是高度情緒暗示時,較易啟動連結性思考,而該思考常忽略證據強弱的運算,而是參照心中所形成鮮明的形象:想像像噁心教授強摸弱小女生白晰的小腿;爆發走紅藝人放浪形骸的夜生活。當這些心像越是鮮明清晰,所形成的態度就越理直而氣壯,也越無法看到與所想像不同的事實。然而這些事實證據恰是公正與理性判斷的基礎;你的意見,夾雜著原有當下的情緒,含混著既有的偏見。這種情緒蔓延污染的激烈意見,已經從廁所暗處的發洩,轉移到更公開的網路留言。過去的廁所文學,是對威權壓抑的偷罵,是對禁忌的挑戰(常見「×你娘」、「不得好死」,正是挑戰人類最原始的禁忌:生與死)。然而,若是可以計票的網路民意,是缺乏事實的激情串連蔓延,所代表的不是多數的意見,不是「群眾智慧」,而是失控的民粹暴力。這種意見不因多數就有立場,不因慷慨就是正義,這類意見更容易公開,更增加殺傷力,尤其對事實現象本身的破壞。

網路開放 聚集淺薄情緒

民主是表達不同意見的相同機會與尊重,但是,若對意見形成的品質沒有任何管控,匿名的網路留言,則只是將過去在廁所?堛漱T字經,圍牆旁的塗鴉,加以電子化而無法隔絕地傳播。再加上嗜血媒體的催情與私設刑場的挑釁,將形成新興的意見瘟疫。此時,開放不僅不能顯露事實,闡明真理,反而是聚集更多淺薄的情緒,是無知暴民的謾罵,而不是一種意見,更不是反映見解;是對當事人的集體圍毆,是對高貴的民主,任性的輪暴。我鼓勵校園中的知識份子,更應該培養自己的見解,不要淪為機場旁嘶喊的粉絲、政客擺佈的基本選民,或是束書不觀游談無根的文痞、急忙清算緋聞的紅衛兵。校園是育成見解的知識淨土,更應是高貴民主的模範。

實事求是 溫柔生命藝術

見解是求真以求是,是科學態度的意見形成。民主不是對意見的容忍,更應是優秀見解的尋求,民主要科學!後來,我介紹兩部「校園不倫」的經典:《屈辱》和《鋼琴教師》,給那位窺探成癮的老兄,滿足「旁觀他人的痛苦」。是A片?不!是二○○三年與二○○四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Coetzee 及 La Pianiste 的代表作,是,見解。是求真的科學見解外,懷有生命溫柔的藝術見解。同學們,當你看不慣,想「幹譙」時,想想一吐為快的意見,是謾罵,還是見解?見解不是真情流露,見解是實事求是的科學,是溫柔生命的藝術。

思維的疆域 導讀




若是你想了解不同文化的人,像是中國人與美國人,他們之間在觀念或想法上的差異是什麼?以及更進一步想了解為什麼造成這些差異?如何積極面對與處理這些差異?本書正是回答這樣的問題。

我一向樂見優秀的學者願意將長期耕耘的研究成果寫成科普讀物(而非堆砌幾篇論文編輯成冊),讓更多的人能分享他的卓越智慧。就以人類思維方面,像法蘭西斯‧克里克(Francis Crick)的《驚異的假說》(the Astonishing Hypothesis)、愛德華‧威爾遜(Edward Wilson)的《知識大融通》(Consilience)、史第芬‧品克(Steven Pinker)的《心智探奇》(How the Mind Works),以及貝瑞‧史瓦茲(Barry Schwartz)的《選擇的弔詭》(the Paradox of Choice)。《思維的疆域》這本書的作者理查‧尼茲彼(Richard Nisbett)教授,在社會心理學上是許多經典理論的創見者,也是首位獲得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的社會科學家。這幾年來他在文化心理學上的研究,也為該領域開拓了許多重要的基礎,尤其對於長久以來關於東西方思想的差異這個古典議題,採用心理學實證的研究典範,提出了本書中所介紹的許多重要的發現與創新的理論。在面臨全球化下疾速的文化交流,尤其在反省我們華人立足國際新次序時應該擴展的視野,我們應該更深入認識並尋找應用方式來回應書中所提出的討論,能夠藉由此書,理解不同文化的認知差異,更進而管理運用於東西方的交流。

一本文化心理學的經典

心理學這一百多年來對理解人類行為的知識發展,可謂對幾千年來人類對自己的探索有了革命性的突破。從早期強調實證科學典範的行為主義及認知心理學革命,到最近生物神經及文化社會的革命,心理學已逐步地建構出探索人類心智與行為研究科際整合的基盤。而《思維的疆域》這本書正是文化心理學革命的經典著作。作者和他的同事及後來遍布世界各名校任教的學生,這十多年來在文化與認知議題系統性研究的成果,在本書有非常流暢及具結構的組合,讀者可以一窺重要的文化心理學的研究典範及成果。

在翻譯這本書的同時,我正好赴美訪問作者和北山忍(Kitayama)在密西根大學所主持的「認知與文化研究中心」,一年多來與作者的研究合作中,對於本書的發展背景有機會更進一步地了解,所以在這篇導讀,我想省下對書中尋寶圖式的精華摘要,談一些本書的背景,讀者可配合書中序論的緣起與破題,相信將有助於掌握這本書的脈絡及價值。

不熟悉文化心理學過去的讀者,恐怕會驚訝於建立實驗心理學的馮德(Wilhelm Wundt),也主張文化民族的研究。而實驗社會心理學領域的開創者勒溫 (Kurt Lewin),也寫過關於德國與北美經典的民族誌。另外一些俄羅斯學派學者,如列夫‧維高斯基 (Lev Vygotsky) 和亞歷山大‧盧瑞亞 (Alexander Luria),以及1950年代的一些社會心理學家們,則根本就是由社會文化出發。

然而到了1960年代中期,文化議題被擺入冷宮。其中的一個原因是當時的「文化與性格運動」,很不幸地抵擋不住佛洛伊德學說的魅力和行為主義的強勢。這兩個主流的心理學理論是沒什麼誠意談論文化議題的。另一原因是,這時期的社會心理學家們,正初嚐實證科學的誘惑,當時的「認知失諧」研究以及後來「歸因理論」的發表,大夥因為在實驗室裡也能證實出社會行為而津津樂道。然而,文化議題此時還未戴上科學的指環而不得登堂入室。另外,心理學的研究重鎮此時也由歐洲搬遷到北美,整個社會心理學擺明偏執於個人行為的探討,當時歐洲學者就將之譏諷為「方法論上的個人主義」(methodological individualism)。30年前以來,像哈利‧崔德斯 (Harry Triadis),約翰‧貝瑞(John Berry),麥克‧柯爾(Michael Cole)這些文化心理學研究的先行者,也總被誤認為誇大文化現象或是談論外圍的話題而遭敷衍。

尼茲彼曾說到,文化議題真正被社會心理學認真的看待,始自瓊‧米勒(Joan Miller, 1984)的歸因研究。造成「基本歸因謬誤」的原因來自知覺判斷上的錯誤是世界共通的,這項泛文化普世性(universality)的假設倒不為人所質疑,而米勒觀察的突破性在於不同文化的人在這種錯誤上的差異。繼米勒研究之後大約七八年,整個北美對文化的反思風起雲湧,正如丹尼爾‧丹尼特(Daniel Dennett)所言:「每個人都讚嘆自己悟出原創的新點子,之後才明白到原來只是飄浮在時代精神(Zeitgeist)上。」為什麼在這個時候北美心理學社群突然醞釀起這種文化覺察的時代精神?據尼茲彼他的說明,在北美這個心理學術中心的成員,有分別來自不同文化的學者。另外全球化的交流暢通也是催化這時代融會的生態。而隱藏千年在東亞的智慧,也逐漸有機會為西方學者所見識(尼茲彼就對我說,他很欣賞林語堂先生在《吾國吾民》一書中的觀點)。然而,最主要的是,這些研究採用了實證科學的研究方法。

實驗室裡發現的思維版圖

近來國內外心理學群常見「去中心化」的反省,而這個中心分別有兩個「假想敵」,其一是由北美強勢文化所建立的心理學,而去中心化的革命理由在於質疑其普世性;另一是由實證科學所建立的心理學,而去中心化的起義宣誓,則在揭櫫人文美境。對於第一項「去中心化」的戰績,也就是對於普世性的修正,業已有所斬獲,本書正是最完整的一部。尼茲彼自己也承認,過去他與李‧羅絲(Lee Ross)所寫:《(全)人類推理》(Human Inference)這本書,其實就如認知人類學家洛依‧安德瑞(Roy D'Anderade)所謂,是一本北美「優良的民族誌」(good ethnology)。

第二項去中心化,主張將心理學由「自然科學的實證典範的籠罩下」解放,而「引致人文科學心理學的傳統」,以試圖「實踐一個更為善美的社會學術圖像」,為「心理學的困境」找到出路。我想呈現的是,北美文化心理學的立足,反而是有效結合發展相當完備的實證科學的方法。文化心理學在北美這個中心,在這個以實證科學為主的中心,逐漸走出的路數,並不在於轉換研究典範的順利,而是科際整合與採用多元典範,尤其是兼顧實證科學的方法,是以推翻原有北美強勢文化普同性的錯誤,而提出對現象理解更多的知識。本書精彩處,即在融通歷史的和哲學的證據,以及當代社會科學的研究,包含民族誌學、調查及實驗室的研究結果(第一、二章),而定位文化與認知關聯的理解架構。文化心理學在北美的發展不在於路數,而在於理解現象的知識推進。

所以讀者可以在書中各章節,欣賞到各個見解背後所支持的多元證據及研究設計。例如,呈現東方(或西方)的典型符號,將會促發「見林」(或「見樹」)的觀點(第三、五章);對「變化」的認知,北京預測下滑的經濟趨勢將否極泰來,而美國人會認為看漲的將一路長紅(第四章);對集體屠殺兇手或球員成敗的解釋,可反映在對水底世界中魚的行動判斷(第三、五章);由外星人長相的分類,巧妙地分辨出東方人「看外表」與西方人「按規則」的不同歸類(第六章);最後在解決「監獄擁擠」的矛盾對策中,也分辨出中庸之道與西方的邏輯有什麼不同的推理(第七章)。實驗室研究法,可貴之處在於採用簡單的研究設計,而清楚的驗證因果的解釋。

這些結果大部分是根據實驗室的實驗所得。那麼,憑什麼我們應該認定所發現的結果,不只是控制下的孤立現象,而是可以對應到真實世界中的想法或行為的事實呢?讀者可以從本書第八章分別就醫學、法律、辯論、科學、修辭、契約、國際關係、人權,以及宗教等,發現真實生活中的許多領域確實顯現著東西方人非常不同的思想及行為。

起碼應該讀到的

整本書的結構,依序分別探討東西方思想系統有那些差異、為什麼有這些差異、如何面對這些差異,以及未來相異文化將如何交流。

首先,在東方與西方思想系統有那些差異,分別依照人類認知的基本歷程,逐階段地分析文化的差異:知識的獲得(注意知覺,第四章),知識的使用(解釋,第五章;及推理,第七章),知識的建立(概念的形成,第六章)。記得有一次北山忍在文化與認知實驗室中,戲稱這是尼茲彼典型的研究風格。然而,顯現在不同認知階段的各項文化差異,共同所反映的是相異文化深層的兩種思想體系,也就是整體性(Holistic)及分析性(Analytic)的思想系統。

本書的第二部分就在於對這種差異提出解釋的理論。在第一章中分別從古希臘和古中國在社會形態及自我概念的不同,對應到哲學與科學的穩定差異,而提出不同的思維系統已存在數千年的主張。在第二章則提出的「社會認知恆定系統」論,解釋不同的思維系統如何在相應的「疆域」建立及持續維持。除了上述在方法上的優點,本書在理論上的貢獻即在於提出:解釋思想體系如何在相異的文化基礎上形成的理論,並據之解釋東亞和西方思維歷程的重要差異。發現東亞人較為整體取向,關注整個場域及其間之因果關係,且甚少使用範疇和形式邏輯,而仰賴辯證性推理。西方人則比較分析取向,主要將注意力放在主體對象及其所屬範疇上,使用包含形式邏輯的規則來了解主體的行為。這兩類認知歷程都內含在不同的自然形上系統和內隱知識論中,並且這些差異的來源可追溯到明顯的社會體系差異。這個理論和所提出的證據,在質疑長期以來認定認知基本歷程是普世皆同的假設。甚及於認知「歷程-內容」(process-content)二分的適當性。意即指出認知歷程的可塑而認知內容的不變;文化影響認知在於歷程而非盡然是內容,並且特定的形上觀與知識論(認知內容)決定認知工具的功能(認知歷程),認知歷程與內容是相互建構,難以二分。

了解東西方思維的差異以及為何有如此的差異,本書第三部分討論在這種差異下如何進一步往前走去,這包括兩種文化如何從認識到對方思維與自己不同之後,能夠尊重及學習,以發展人類文明更優質的思考形式。在書中第八章中列舉兩個不同文化的思想偏差,藉以對比出不同文化特有思想的優點而鼓勵彼此學習。遇見異己,貴在認清自己而彼此學習。藉由和東方智慧的對照,則容易顯露西方值得改善之處;同樣,亦可反過來借鏡西方認知而反省東方思維。
最後,在切磋東西文化思維特性之後,接著是如何看待及發展文化的交流及可能融合的正面態度與積極設計,在書中的結論提供了具創意的見解。書末提到,民族多樣性已因各種原因而獲喝采,東亞人和西方人在認知取向和技巧的不同,彼此將互補和豐富彼此;對於大部分問題的解決,兼容來自不同文化的人將優於來自同一文化的人。

迴響

本書研究立論的根據最常被質疑的部分,也就是分別生活在不同疆域上的東西方人,有多少的認知成分是純粹繼承了該文化的典型思維?這種質疑是普遍而合理的,尤其當你察覺到當今高度的國際交流,生活是由多元文化所共構。作者特別在序論裡交代這種東西二分的簡化危機,也在第三章再談東西文化內的變異。而對這種「文化特質論」最明顯的對立取向,就是他的學生麥克‧莫里斯( Michael Morris)以及由香港大學被挖到伊利諾大學的康螢儀和趙志裕夫婦等人所主張的「文化動態建構論」(Dynamic Constructivism approach),開放個人心智同時容納多種文化(multicultural minds)的可能,而特定的情境將會啟動相對應合適的文化基模。這種「見機行事」的情境建構論,所凸顯的是文化可再發展的機動性。共識者還有同在密西根大學任教的諾伯‧舒瓦茲(Norbert Schwarz)及戴芬南‧歐伊思曼(Daphna Oyserman)夫婦。我記得有次他們雙方在週四的社會心理學會議中,有過優雅而激烈的爭論。

尼茲彼曾經向我表示,他懷疑當下情境的線索暗示,就足以啟動另一套完全不同的推理策略,而硬生生地把一個中國人的中庸之道「轉移」(switch)為西式的辨證邏輯。這種問題,就像法國人類學家李維史陀(Claude Lévi-Strauss)的巧喻:人們在嘗試解決生活問題時,就像個小爐匠,具備整袋的認知工具,而文化的不同反映在對這些工具的選擇偏好與熟練,以及使用技巧與時機上的差異。另外,也如丹尼特(Dennett, 1995)將文化比喻為「製造吊具機的吊具機」(crane-making crane),認為跨文化認知歷程差異的機制,是各文化從世界共通的基本工具箱中建構合成的認知工具,因而有文化特有的認知工程表現,例如現代統計方法(被製造的吊具機,crane-produced cranes),便是建構於西方數學和形式邏輯的基礎。而統計方法在十七世紀前是全然不存在,就連今日西方社會成員間對統計方法的了解和運用程度也有著明顯的差異。
上述主張十分接近維高斯基學派(Vygotskian, 1978;1987)傳統(例如:Cole, 1995; Cole & Scribner, 1974; Hutchins, 1995; Lave, 1988; Luria, 1931; Rogoff, 1990),近來被稱為「情境認知」觀點(situated-cognition view)。他們堅信思想總是發生在現實的問題情境中,就如瑞司尼克(Resnick)所謂:「思想的工具具體表達著一個文化的智識歷史……。工具內建有理論,而使用者使用這些工具時接受了這些理論—雖然他們並不知情。」尼茲彼他同意我的說法,認為兩種取向並不互斥,「特質論」旨在分析文化影響認知的結果內容,而「建構論」著重影響的歷程機制。並且兩者所指的「情境」前者重穩定的深層而後者為機動的當下。

這樣的爭論不僅表現在上述個人文化內涵的微觀層次上,也涉及到社會文化交流及文化演進的巨觀層面上,記得在尼茲彼與法國認知人類學家史葛‧安崔(Scott Atran)所合授的課「文化與演化」,就曾經激烈地討論文化分歧之穩定及變遷的機制。我認為這是未解而值得持續探討的議題,而目前所展示的跨層次研究的對話,將讓我們更有能力去回答這個問題。

展望未來

本書的見解所帶來的重要意義是:東西方人透過這些啟示,更能明白彼此的內心差異而相處融洽。而面臨當前巨大的文化交流,將會是相異文明的歷史終結?還是正面衝突?世界也許將如作者所期望:是朝向融合發展,而非繼續分歧,但是這融合並不是完全建立在西化上,而也仰賴東方化,以及建立在混合社會制度和價值觀的新的認知形式。若是社會習俗、價值觀、信念和科學主題將融合,我們是否可以期望思維的差異會如作者所預言也將會逐漸消失?
或許,東西方可能促成一種混合的世界,包含兩疆域具代表的典型但也持續變遷的社會型態和認知特性,如《左傳》所謂的美食,是由個別不同的食材組合而成,雖可一一辨認,但和在一起便成為另一佳餚了。正如法國文化學者馬克卡朋(Marc Crepon, 2002),在揭發杭亭頓(Huntington)的「文明衝突論」是《製造敵人的文化》時主張:「在今日任何一個文明當中,都可發現其他文明的元素,而各自的文明也形成一面鏡子,映照出其他文明的多樣性」。
身處高度文化交鋒的你我,應該自覺與積極培養高度「文化智商」(Culture Quotient)。如何培養呢?你必須先從瞭解不同文化在思維與價值上的差異?為什麼造成這些差異?如何積極調適這些差異。本書將帶讀者探入這些精采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