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18日 星期四

只想買條牛仔褲─選擇的弔詭


導讀-選擇弔詭的解答

比起過去,今日的生活在各方面都享有更多選擇。某種程度上,有所選擇能提升生活品質。試想,如果有幾樣選擇是件好事,那麼有更多選擇就應該更好?然而,最近在心理學與社會學的研究顯示,這種設想是錯誤的。雖然有所選擇當然比毫無選擇好,但選擇多不見得永遠優於選擇少。事實上,人的選擇增加了,心靈上的快樂與滿足卻沒有跟著提高,甚而更為憂鬱。

  當社會變得更富裕、更自由時,人卻更不快樂。在個人自主、選擇與主控權這麼高的時代,到底是什麼因素造成這種苦難?本書正是解釋這種現象,並提出對策。

  身為認知心理學與決策與選擇行為研究社群的一員,翻譯這本書,係嘗試將選擇研究的優秀見解,從冰冷的實驗室解放為日常生活的智慧,分享給東挑西選的朋友。我也樂於超越譯者,介紹這本書的好處給讀者,做為享受閱讀及充分吸收書內智慧養分的建議,所以這篇導讀可當做讀這本書之前的開胃菜,也可做為反芻的消化劑。

你需要看這本書嗎?   

每次逛街,你總是試著再去另一家店,看看有沒有其他更好的價錢或款式?不管多滿意現在的工作,你總是期待會有更好的機會。情人是不是真命天子,你總是畫個問號。常常你覺得選餐廳、挑選送給朋友的禮物,或是寫一些很簡單的感謝信,都是很困難的事。還有,每次做完決定,總是很想知道,如果當時做出不一樣的選擇會如何?或是就算做了一個不錯的選擇,如果發現有其他更好的選擇,你還是會感到失落。每當面對抉擇時,你總會試著想像所有的可能性,相信在某處會有更好的選擇。如果你沒有考慮過全部的可能性,你就無法確定自己擁有「最好的」,可能的話,你要就要最好的。   若你有上述症狀,別懷疑,你就是本書所談論陷於選擇弔詭的患者,你就是需要看這本書的人。這是現代人另一種心理上的富貴病,本書就是解藥。

  所有我接觸的人,對本書的第一個反應是:「我就是這樣的人」。今年我在國際心理學會(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sychology)報告我關於決策不確定管理的研究,提到本書關於「極大化」的選擇風格,會後很多人(包括不少知名心理學家)紛紛圍上來表達感同身受的經驗,儼然一個即興成長團體。為什麼受歡迎?因為這本書談到了今日每個人生活真實體驗,而更重要的是,你經常為它所苦,而不一定察覺。

找到這本書的寶藏

  本書的論述不僅深入分析心理歷程,並輔之紮實的實驗證據,是完全實證科學的寫作風格,負責而嚴謹,不像有些警世勵志小品或必勝管理聖經,抓住世人的無助與無知,隔著雲層以真理腔調任性發揮自己的創意。這種文學式的催情共鳴或格言式的空中取藥,精采之餘,對讀者現實問題的幫助就看自己的造化。也因此,書中大篇幅認知心理學實驗的介紹,是了解實驗心理學研究典範的範例,尤其是增進對人類選擇行為的了解。若你還搞不清楚賽蒙及卡恩曼這兩位決策認知心理學家何以分別得到一九七八與二○○二年諾貝爾經濟獎,那可得翻翻本書。   然而,本書並不局限實驗心理學,書中貫穿認知心理學﹝如特佛斯基(Amos Tversky)和卡恩曼﹞、消費者行為﹝如廣告專家堆徹爾(James Twitchell)﹞,社會學﹝如麥爾斯(David Meyers)﹞、政治經濟學﹝如連恩(Robert Lane)﹞以及建康心理學﹝如羅賓(Alexandra Robbins)和第諾(Ed Diener)﹞,充分呈現決策與選擇研究跨領域科際整合的樣貌。

  書末註解提供豐富的經典研究,是深入進階研究的書單,也是專家寫書留下的寶藏。在我研究所管理心理學課上,有心理所、行銷所、成人教育所以及企管所的研究生。他們就分別從中找到深論的進階讀物。若你是行銷企劃、心理諮商人員、科技管理專業人員,將很容易找到這類主題的新知,以專業升級。   另外,書中提供數種心理測驗,包括「極大化量表」、「懊悔量表」,以及「主觀幸福量表」與「生活滿意度量表」等,讀者可試試自我評量,再隨著第三部各章做自我診斷,最後在第十一章對症下藥。
如何閱讀這本書
  決策與選擇科學研究可分為三類取向:「規範取向」(nomothetic),建立應然的理性模型,如經濟學;「描述取向」(descriptive),反應真實行為的實然模型,如心理學;以及「處方取向」(prescriptive),就理想(應然)與事實(實然)的差距提出改善行動模型,如管理學。本書前三部採描述取向的診斷分析,在弓拉滿後,清楚有力地在第四部以處方取向提出解藥。然而隱含在書中的諸多提問,如什麼是健全的社會?資本主義對富裕社會的信仰兌現了多少幸福生活的承諾?這些「規範」理想的選擇,反而是作者留給讀者的議題。

  本書的安排,第一部首先探討近幾年來,人所要面臨的選擇範圍是如何地快速增加。   第二部則呈現人如何選擇,以及揭露要做出明智選擇的艱辛,尤其對一心堅持追求最佳選擇的「極大化者」而言,常是可怕的災難。   第三章則進一步分析,「選擇」如何、以及為什麼會讓人受苦,舉出若干心理歷程,包括適應、後悔、錯失良機、提高期望,以及與他人比較後所產生的不滿足感,說明何以更多選擇並不會讓人過得更好。分析所得的結論也大膽指出,選擇的增加實際上可能是促成西方國家近年來憂鬱症的蔓延。最後,第四部提供建議,以期在當代選擇自由失控般地暴增中,能夠真正享用自由,實踐價值。 以下我將隱約深植書中各單元的見解做個摘要,是起碼你必然可有的收穫。讀者自然可有更豐富的再創造過程。

我們正處在選擇暴增的時代

  本書前兩章舉出現在生活多出來的新選擇,人被迫要做愈來愈多抉擇。從各式電信服務、健康保險到退休計劃。然而問題就在於,在那麼多方案中,到底哪一個才最適合你?
  現在醫生是依照病人的要求來進行健康檢查,你要事先選好自己「想要的」健康檢查。醫生向病人展示選擇項目,分析當中的優缺點,然後由病人自己決定醫療方式。雖然病人的自主權受到尊重,但這是專業的選擇與責任。近代(整型)手術使外貌已在可選擇之內,人人可「選購美麗」,這也意味必須要為自己的長相負責。在以前,美貌像是上天給與少數人的恩賜,而現在,美貌可以是一種成就,相貌平平再也不是不幸,而是失敗。

  工作彈性,意味「現在要不要工作」已是現代工作者隨時要面臨的抉擇。還有,「我要在哪裡工作?」「要做什麼工作?」,「什麼時候換工作?」似乎從你開始一份工作的第一天就開始尋找下一個工作機會了。這樣的工作流動性提供不少挑戰及充實自己的機會,然後不斷抉擇換工作變成沈重的負擔。在達成目標之後,仍未停下腳步享受自己的成就,而且為了下一個更好的工作機會必須永遠保持在備戰狀態,你累了嗎?

  「我確定這就是我要的幸福」,太好了,你為自己的人生做出重要決定,然而,接著必須決定要不要住在一起,什麼時候結婚以及如何結婚,財務合併管理還是分開經營,要不要有小孩?什麼時候生小孩?婚後在哪裡工作。這些抉擇全都對未來有重大影響。愛的抉擇,在戀愛期間已經做了許多重大的決定和承諾,難道還不夠嗎?這種激增的自由,讓公主與王子從此過著「不斷選擇」的日子,我們還相愛嗎?

  卡繆曾問:「我應該殺了我自己,還是該喝一杯咖啡?」生命中的每件事都是選擇,存在是由人所做出的選擇定義的。然而,現代人所面對的選擇和決定比以前多代表什麼?意識到其實你還有選擇的自由,以及是否行使這自由,是作者先丟給讀者反思的提問,做為提領本書後半部議題的伏筆。

做出明智決定的困難

  第三章說明做出明智決定的困難。理性選擇理論假設人都是理性選擇者,在此假設下嘗試說明偏好與選擇。在比較各選項之後,人會選擇能夠極大化其效用的選項。這種為經濟科學所遵循的教義,後來被許多心理學的實證研究發現推翻。將近半世紀前,諾貝爾獎得主賽蒙說明人所處的環境複雜,選擇其實是受到人認知限制,認為極大化選擇(或最佳化)的假設在真實世界中通常不切實際。

  文中介紹心理學家卡恩曼和特佛斯基所提出做決定時使用的經驗法則(heuristics,捷思法),這系列研究發現獲得二○○二年諾貝爾經濟獎。捷思法包括過度依賴記憶的「可得性」、提供相對比較的「定錨」、問題呈現方式的「框架」效果,以及計算代價的「心理帳冊」。此外,他們所發展「預期理論」指出人「規避風險」與「追求風險」,以及認定得到或失去的「參照點」如何受描述語言方式誤導,如「稟賦效應」或「沈沒成本」現象。

  本章探討人在預測自己想要什麼、蒐集相關選項的資訊,還有評估資訊時可能犯的錯誤。而當必須要做的抉擇和可供選擇的項目愈來愈多,要準確無誤地做出選擇,恐怕變成艱難挑戰。

夠好的與最好的

  第四章區分「極大化者」(maximizer,總是盡可能達成最佳的選擇)與「滿足化者」(satisficer,無論更好的選擇是否存在,只要「夠好」就好了)。並發展評量極大化的量表,測量個人對於渴望極大化程度的不同。實證顯示極大化與快樂、最佳化、自尊、生活滿意呈現負相關;極大化與憂鬱、完美主義、後悔成正相關。並發現消費選擇極大化者比非極大化者的滿意度低,也更可能做社會比較,且對於上層社會的比較有較反面的影響,而較容易感到後悔。本書第三部將深入討論後悔、適應以及自我責備等心理歷程。讀者可試試用量表自我評量,再隨著第三部各章自我診斷,最後在第十一章中找到解藥。

為什麼自由選擇不帶來快樂

  自由和自主是幸福的基礎,而選擇正是自由和自主的關鍵。現代人擁有的選擇前所未見,卻並不因此而更幸福快樂,為什麼?

  選擇的實用價值在於帶來「實用效益」(讓人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表達效益」(讓人可以表達自我),以及深層的「心理效益」(讓人積極又有活力地參與這個世界)。   現在的社會已有豐沛的選擇機會,但諸多研究指出物質富裕並沒有帶來對等的主觀幸福感,甚至人的心理健康其實正在嚴重地退步。本章將對這些矛盾提出可能的解釋。並討論擺脫自由選擇所帶來的負擔,就是決定什麼時候要做決定。相信文中所提出「第二級決定」:藉著運用「規定」、「前提」、「標準」,和「常規」來約束、限制我們所遭遇的抉擇,能讓生活變得比較可以掌握,可省下時間和人相處,並處理那些不能或不想避免的抉擇。

《錯失良機》

  第六章指出,豐富選擇的害處就在於,隨著不斷新增的選項,不得不做出取捨時所增加的掙扎。選後所必須放棄的「機會成本」愈多,從最終選擇中所得到的滿足感就愈小。   如何避免機會成本對滿足的影響?本章建議把注意力停在次好選項上,不要再浪費精力為了放棄第二志願之後的選項而悶悶不樂,因為你無論如何都不會去選擇這些項目。或是,「保留可以後悔的機會」似乎是減輕了一些心理負擔,如果可以改變心意,就不用大費周章地申辯自己的選擇,以及在意放棄其他選項的機會成本。然而,也許你想不到,書中將告訴你,就是這種彈性態度導致婚姻失敗。

  如果在抉擇時被迫要面臨取捨,人不只會變得不快樂,還會顯得優柔寡斷。而當可選擇的項目不斷增加,必須做出的取捨就愈多,人就會逃避抉擇,以終止心裡的掙扎。好心情有較好的思考力,而複雜選項的難題(像是「我應該選擇哪個工作?」),當然最需要好的思考力來解決,但矛盾的是,當人面臨這類問題時,所引起的負面情緒卻偏偏會削弱我們最需要的思考力。

《悔不當初》

  如果你在做完決定之後,發現結果並不如想像中好,或是發現有其他更好的機會,你可能會因此感到後悔。在經歷抉擇結果之後所產生的懊悔,稱為「決策後懊悔」;在實際做決定之前所產生,則稱為「預期懊悔」。預期懊悔會讓人難以抉擇,決策後懊悔則讓人失去樂趣。預期懊悔常不只會造成不滿足感,還會導致抉擇的癱瘓。

  大部分的人都直覺地認為,「後悔做了」應該比「後悔沒做」更懊悔,稱為「缺漏偏差」,即人會低估未能採取行動(缺漏)所造成的結果。最近的研究顯示,隨著時間流逝,人會轉而在乎那些錯失的良機。由此可知,做過的抉擇會持續在心裡作用。   另外,愈是曾經接近理想目標的「功虧一簣」,以及必須負起「對後果的責任」將加重懊悔。最具破壞力的則是脫離現實的「違實思考」,這種「若不是如此……,而是……就好」的違實思考一旦運作,通常會引發更多負面情緒(例如懊悔、痛失機會成本)。雖然大部分的人都能在違實思考脫韁之前叫醒自己,免於陷入惡性循環的思路漩渦,不過有些人就是無法克制這種向下拉扯的力量,尤其是憂鬱症病人!違實思考大多是期盼自己更能掌握情況,控制事態的發展。

  事實上,懊悔情緒也有一些重要功用。本文將有深入討論,讓你認識自己,善待自己的後悔。

《適應後的失望》

  雖然懊悔情緒和機會成本促使人將注意力擺在錯過的事物上,不過人還是會因為對自己實際選擇的項目感到不滿意而勞心費神。

  所謂「享樂適應」是指,我們會習慣一些事物,然後把一切視為理所當然;當你習慣(適應)了各種樂趣的來源,也就不再是樂趣的來源了。適應除了上述感受的退化之外,也可能是因為新的經驗改變了參考點,讓原本已經夠好、或甚至是更好的事物顯得不夠好了。

  經濟學家史契托夫斯基(Tibor Scitovsky)在《無趣的經濟》書中說:人想體驗愉悅,而消費可以讓人感覺愉悅,等到人適應了愉悅,感覺就會淡化,取而代之的是舒適的感覺。布里克曼(Philip Brickman)和坎貝爾(Donald Campbell)稱這種過程為「享樂跑步機」,不管購物帶給人多大的愉悅感,在主觀經驗上,人總是會一再回到最初出發的地方。還有一種現象。想像一下,若是你不只適應了特定事物和經驗(愉悅退化),還適應了更高程度的滿足感(滿足標準提高),卡恩曼稱之為「滿足跑步機」。所以即使你能成功地戰勝享樂適應的現象,不斷嚐鮮,還是得搞定自己對於滿足不斷增大的胃口,這可不容易。

  我們終究會適應愉悅,即使能事先做好萬全準備,面對這現象仍是個艱辛的任務。不過奇怪的是,許多證據都顯示我們通常會因為這個現象的來臨而大吃一驚,一般說來,人顯然無法準確預測各種經驗將會帶來的感覺。許多研究估計人預估未來感覺的準確度。   雖然我們一開始總無法準確地預測未來的適應現象,不過,當預估情況和事後實際經驗產生差距時,人總善於合理化,以尋求慰藉。這種對人生的失望,固然是事後覺醒,其實諸多是對適應的錯估。那該怎麼辦?第八章將提供適應因應的生活態度。

《人比人,煩死人》

  現代生活難以得到應得的滿足,部分是因為在現代這個豐盛的世界,提供過多做為評價經驗的比較。當人評價一項經驗時,會因為比較的方式不同而有不同的結果。為經驗做評價時,最常用的依據是和他人做比較。和生活品質較差的人做比較時(向下社會比較),你可能會沾沾自喜自己的優勢,不過也有可能產生罪惡感;和生活品質較佳的人做比較時,你可能因渴慕而嫉妒,也可能因激賞而受到鼓舞(向上社會比較)。

  第九章將分析社會比較的方式與效果,應該和誰做比較以及做什麼比較(向上或向下)。並從身分地位的競賽,討論如何「選擇正確池塘」。並介紹心理學家茹芭米爾絲姬的研究發現,解釋快樂的人相對地較不受社會比較的影響。 《是誰的錯? 》 社會變得更富裕,人也擁有更多自由去追求或從事想要的一切,然而卻變得愈來愈不快樂,尤其是憂鬱症蔓延,西元二○○○年罹患憂鬱症的人數,將近是一九九○年的十倍之多。為什麼?是誰的錯?

  第十章將根據賽利曼的「習得無助」理論,提出對生活的可操控性是影響個人心理健康的重要關鍵。並進而討論失敗歸因在無助和憂鬱之間的中介歷程。如果人認為失敗的原因是總括性、長期性以及個別性,這些失敗或喪失操控權所引起的無助就會引起憂鬱。讀者將在本章中學習如何做正確的失敗歸因(總括性或特定性、長期性或短期性,以及個別性或普遍性),「舔吮傷口,帶來成長的喜悅」(卡謬)。

  作者相信自由選擇和龐雜選項造就人不實際的期望,而個人主義高漲,不僅期望能獲得完美的事物,還希望由自己來達成這項完美的任務,並鼓勵將失敗怪罪在自己身上。當遭遇失敗時,這樣的失敗歸因確實會助長憂鬱情緒。此外,現代社會強調個人自主權及操控權,結果扼殺了抵抗憂鬱的重要利器——和社群及社會組織保持親密的情誼及依附關係。無法達成的高度期望,加上嚴重的自責傾向,再失去社會支持,就造成致命的結果。作者從健康心理學反省資本主義對富裕社會的信仰,是異於「賓拉登」革命情結的另一種人文關懷,值得關心性靈生活和健全社會的讀者分享。

十一種選擇濫用的解藥

  本書前三部揭露的事實是,現代化的勝利變成苦樂參半,並指出造成這些現象的罪魁禍首就是這些過量的選擇。經由實驗心理學實證,以及大型社會調查的證據,作者指出過量的選擇造成了心理壓力,尤其再加上懊悔情緒、對身分地位的重視、適應現象、社會比較,以及追求最好事物的欲望(極大化傾向),更是讓情形惡化,導致時代流行病憂鬱症。 作者在最後一章總算提出對選擇濫用的解藥。這種「弓拉滿」的寫作結構,恰是反應健康心理診療的歷程:清楚完整的診斷,才能有對症下藥的療效。他提出十一種可減少上述不幸根源的方法,鼓勵讀者身體力行、培養新的思考方式與人生態度。

進廣告

  我本身就是決策與選擇行為的研究者,相信在內容的轉譯上能充分本土化,並感謝佳玉、瑾珊,與家琪在翻譯上的協助。推薦本書的兩位德高望重的前輩,與其說是前後任教育部長,我寧願說是國內認知科學的大老。尤其是黃榮村老師,一般人只認識他是震災專家、教改專家,或是知覺科學專家,其實他也是數理心理學專家,我關於決策與選擇行為的知識,即受他啟蒙,願以此書表示對黃榮村老師感謝之意。

  如何?你還猶豫買不買這本書?告訴你,這本書「夠好」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